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题教育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统计总结>>检察工作报告
袁州区人民检察院二〇一七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8-06-2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袁州区人民检察院二〇一七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打造“双一流”基层检察院为目标,切实履行检察职能,严格规范司法行为,有序推进司法改革,主动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尚学”氛围,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我院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控告申诉科连续六届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文明接待室”。

一、围绕三大任务,服务全区工作大局 

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时期政法工作主要任务,切实履行各项检察职责,有效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依法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我院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审查关和法律适用关。依法批准逮捕587人,提起公诉821人。依法办理涉众型非法集资类案件6件8人,涉案金额3.9亿余元,依法办理传销拘禁类案件32件188人,两抢一盗类案件157件206人,涉毒类案件17件23人。

在办案中,一方面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适时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加强与法院的沟通衔接,确保事实认定准确,法律适用恰当。另一方面加强释法说理工作,引导被害人正确维护自身权益。如戴某某、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该案涉案金额达3.4亿余元,被害人数众多,众多被害人因损失未能挽回,情绪较过激,承办人通过耐心地释法说理,被害人的情绪得到缓解,并表示理解与支持。此外,针对中心城区醉酒驾驶类案件不断攀升的现状,与公安、法院达成“简案快办”共识,快速审结此类案件140件。

坚持宽严相济,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继续推行“捕前诉前和解”刑事和解工作机制,对情节轻微、社会危害较小的犯罪,依法从轻、从宽处理,有效修复社会关系。一年来,不捕50人,不诉58人。建立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法律文书说理,积极预防、化解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

切实做好未检工作。对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符合帮教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8人。如陈某盗窃一案,陈某作案时年满17周岁,系某中学高三重点班学生,鉴于其犯罪情节较轻,系初犯,依法对其不起诉处理。继续邀请“合适成年人”到场监督讯问及帮教实施“分案专办”、“亲情会见”、“案后回访”制度,已为6人次聘请了“合适成年人”,安排8人次进行“亲情会见”,对6人次进行了“案后回访”。

(二)依法履行职务犯罪侦查预防职能,促推反腐倡廉建设

继续保持职务犯罪查办力度。共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5件25人,其中贪污贿赂案14件21人,渎职案1件4人。重点查办了扶贫惠民、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民利的职务犯罪案件。如查办了天台镇政府干部江某某挪用社会抚养费160万元一案;新坊镇里睦村原党支部书记袁某某与李某某共同贪污扶贫资金22万元一案。在办案同时,强化办案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办案安全事故的发生

坚持职务犯罪预防网络构建。完成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1份、专题预防调查报告3份,发送检察建议18份,进行诫告约谈5次,开展专项预防10次,其中生态环境领域2次、扶贫惠农领域1次、重点工程项目7次,开展预防宣传5次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4599件。与区扶贫办召开座谈会,并就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建立了联动机制。按照“预防邮路”工作的统一部署,配合市检察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邮路”活动4次,发放宣传折页10000份、宣传手册1000份。

(三)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能,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重点监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滥用强制措施、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立案监督1件1人,追捕25人,追诉7人,追加漏罪7件,建议公安机关撤回起诉11件15人,提出抗诉3件9人,提出量刑建议330份。

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加强对看守所的日常检查,积极开展巡视检查。协助市检察院开展“4.16”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保护日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与区司法局联合开展社区矫正执法检查,录入社区矫正人员信息663条。15名在押人员进行了羁押必要性审查

强化民行诉讼监督。办理市检察院交办案件7件,办理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监督案件1件,办理民事案件执行监督案件5件,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1件,发送检察建议24份,其中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份。配合区政府法制办对全区10余家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四)着力加强生态检察工作,促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坚持惩罚和修复并举。依法批准逮捕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嫌疑人6人,提起公诉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嫌疑人31人,查办了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案件2件2人。如依法快速批捕、起诉了辖区一生产粗铟公司曾某某等8人污染环境案;查办了水江镇快荣村原支部书记黄某某贪污公益林补偿款案。

同时,在办案中,坚持做到环境修复并举。我院在办理廖某某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一案时,经审查核实,廖某某共砍伐樟树13株,蓄积共计0.33立方米,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要求其家属补植樟树,恢复原状,并结合此情节对廖某某提出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

多措并举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对辖区内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等事件,做到提前介入,监督执法全过程。已对3件案件实施提前介入,如曾某某等8人污染环境案,该案涉案人数多,社会影响大,为快速有效办结,我院派人提前介入,取得较好成效。二是加强对生态领域案件监督。监督立案1件1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6件8人。三是开展生态领域的执法监督检查。

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内部协作配合,整合内部资源,促成侦监、公诉、反贪、反渎、民行等多部门信息共享;在办案时,要求侦、捕、诉做到协作配合;建立外部联动机制。与区环保、林业、水务、国土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要求案件及时移送、情况互相通报。

构建防控体系促预防。通过法制宣传、警示教育及发送检察建议等方式,建立健全生态领域犯罪防控体系。进学校、乡村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6次,发送检察建议21份。如我院派员在环保部门检查企业排污时进行现场监督,并提出其在处罚排污单位时,必须发放《告知书》,处罚人员不得直接收取罚款的建议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回应解决群众诉求

引导检察人员树立司法为民宗旨意识,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权益。

构建工作平台接民求。构建集大厅接访、阅信处访、热线受理、网上举报及下访巡访“五位一体”的受理群众诉求工作平台,开通四级检察机关全联通的远程视频系统,有效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件。初步核查举报线索3件,办理刑事赔偿案件1件,安排检察长接待日48次,检察长接待群众来访5人次。

延伸乡镇检察室职能解民忧。建立乡镇检察室“一平台五延伸”工作模式,延伸检察监督、案件查办、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社会管理五个方面工作触角。在辖区乡镇设立了8个检察联系点,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我院金瑞、温汤检察室共化解涉农纠纷15起,接待群众来访100余人次,发送检察建议3份协助监所部门就“五类人员”列管情况进行动态检查监督,走访社区矫正人员85人次。

围绕中心工作解民困。按照驻村帮扶的要求,选派有经验、素质高、主动性强的同志为“驻村队长”和“第一书记”,专职负责挂点村慈化镇模山村的帮扶工作。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我院干警在鹧鸪社区、模山村、石下村共挂点贫困户79户,扶贫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开展座谈,全面收集资料,对贫困户精准建档。为模山村争资50余万元,用于模山村发展和产业扶贫连续两年资助帮扶挂点社区鹧鸪社区贫困学生江森毅,圆其大学梦。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慈化镇模山村小学开展“点亮微心愿、传递正能量”志愿者服务活动,捐款捐物共计1万余元。

  三、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各项检察改革,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障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决策部署,稳步开展改革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有序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已如期完成员额检察官遴选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遴选出首批员额检察官31人。完成人员分类定岗、司法人员职务序列改革、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制定了检察官职权清单和司法责任制追究制度;进行了内设机构改革,将原有17个内设机构整合为“四部一局一室”六个部门;完善了员额检察官办案组织形式。要求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办案做到全程留痕、动态监管。

 统筹推进各项检察改革。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引导检察人员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依法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从源头上确保案件质量。实施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建议制度。发挥诉前主导和审前过滤功能,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强化对侦查机关取证的合法性审查,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2件。完善对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机制,探索类案监督方式,与区法院就类案办理等统一办理标准。 

深入推进司法公开。通过案件全程网络化办理,全面运行电子卷宗系统,全面应用案件公开信息网,建立案件信息公开微信平台,实现司法公开和便民利民。一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013件;接待律师及当事人查询63人次;发出《流程监督通知书》26份;评查案件130件;在案件信息公开网上进行案件程序性公开1014件;法律文书公开497份;发布重要案件信息67条。

、着力强化队伍建设和自身监督,提升执法公信力

大力加强对检察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把作风搞实、按法律办事,把风气搞正、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检察队伍,提升执法公信力。我院连续六届被评为“省文明单位”集体和个人受市级以上表彰25人次。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全体检察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融入到各项检察工作中。组织全体干警集体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组织青年干警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要求全体干警摘抄学习笔记,将学习教育活动细化、落到实处。

提升素质能力。“尚学”理念为指引,持续举办“春节学习周”、“每月一课”、“道德讲堂”、“传、帮、带”及岗位练兵等活动。实施全员分类培训机制,全年共安排46人次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设立图书阅览室,成立调研、篮球、摄影兴趣小组为,为干警学习知识提供优质平台。我院刘勇、杨黎明同志被评为“全区最美政法干警”。我院干警撰写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施路径》被鄂湘赣三省检察机关生态检察工作研讨会采用。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制度、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相关规定。一年来,我院开展专项检务督察5次,检察长首批员额检察官、新进检察人员讲授廉政教育课2次继续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对扣押、冻结款物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聘请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人士共12人为我院党风检风监督员,建立个人廉政执法档案实现违法违纪零发生

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今年我院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生态检察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意见建议,我们正抓紧落实审议意见。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不起诉案件听证会等活动,在检察决策和执法办案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宣传矩阵,推行“互联网+检务公开”。全年我院利用“两微一端”发布信息287条,有效地推进检务公开工作,拉近检民距离。

一年来,通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我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大局能力亟待提升;法律监督的力度、质效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特别是公益诉讼和生态检察工作还较薄弱;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工作还需加强;检察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二〇一八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依法履职,更加主动服务全区工作大局。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到全区工作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围绕大局,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的能力。主动适应我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特别是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健全检察环节矛盾化解机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我区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扎实开展生态检察工作,加强生态环境领域法律监督,保护好袁州的青山绿水。

二、强化司法为民宗旨意识,拓宽服务民生工作路径。加大惩治扶贫开发、社会保障、食品安全、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民生领域犯罪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细化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司法诉求。深入推进阳光检务建设,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作用,增强与社会民众良性互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三、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和各项检察改革,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检察权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各项改革配套制度。加大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力度,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探索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构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支持起诉、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协调发展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新格局。

四、全面从严治检,建设过硬检察队伍。继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引导本院干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做到讲政治、遵纪律、守法律,打造过硬检察队伍。强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坚持建章立制与落实制度并重,扎紧规范司法的制度笼子,从源头上杜绝不规范的司法行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杜绝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版权所有: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